蘇軾,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,雖然仕途坎坷,但為文灑脫、汪洋肆意。

恰似蘇軾自言:「大略如行雲流水,初無定值,但常行於所當行,常止於所不可不止。」,更使人感受到蘇軾之獨特,與其重要的價值。

無須多言,這篇文章我想許多人在求學階段,都曾經讀過,因此,關於內容我便不再多提,純粹寫寫自己的一些心得。

記得求學那時,初讀到這篇文章,在老師的帶領、課本的註釋及翻譯幫助下,確實感受到蘇軾之文筆,為何會受到這麼多人的推崇、讚揚,可若要說自己真的有些什麼感受,也許當然年紀小,哪怕是「為賦新辭強說愁」的歲數,依然沒有太多的感受。

直到現在,隨著年紀漸長、隨著走過生病的那一段路、隨著自己經歷了一些挫敗之後,才明白那樣豁達、那樣灑脫的心境,是如此難以達到的境界。

就算自己也知曉,相較於廣袤的天地、無窮的時間,人的一生,與人所歷經的喜、怒、哀、樂及苦痛,真的如:「寄蜉蝣於天地,渺滄海之一粟」般的渺小,但人的執著、人的情緒就是無法從容、無法超脫,只能將眼光釘著於當下,久久不能自己。

這樣的情況,當然是一種折磨、一種苦澀,一種對自我懷疑、仰天控訴,卻又得不到答案,只能陷入負面情緒的迴圈,重複循環,重複感受那些苦、那些痛一次次鞭打、一次次痛毆著自己。

不是不明瞭解決之道,也不是不知道要放下執念,然而,放下談何容易?特別是當自己的病痛、自己的失敗依舊處於現在進行式時,如何放寬心情,看待這些接踵而來的考驗與挫折,不得不說,的確是一大難題。

正因如此,當我再次讀這篇文章時,除了依然折服於蘇軾的文筆外,更重要的便是佩服他,不管命運如何轉變、生活多少磨練、仕途轉折迂迴,都能以淡然處之、笑看人間的態度面對。

並且,踏實地活在當下,感受當下的環境給予他的種種,接著,在轉化為一篇篇千古傳誦的作品時,關於蘇軾,我要學習的真的太多、太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