像是在一瞬間,突然明白了什麼般,這一堂課,讓我過去原本不懂的地方,終於能夠了解一些。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並且,透過這樣的了解,再次體會到道德經的智慧,就算經過幾千年時間,依舊是那麼的適合學習。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以下我便以最有感的兩個部分做為分享,如有不足,實是個人能力問題,還請見諒。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📖大道廢,有仁義。智慧出,有大偽。六親不和,有孝慈。國家昏亂,有忠臣。~第十八章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還記得以前讀到這一句時,總是想不透,為何沒有仁義的時候,才會有人標榜仁義?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為何缺乏智慧的時候,才會有人講述智慧?為何在六親不和的時候,才會更加強調孝慈?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為何國家昏亂的時候,才會需要大聲疾呼忠臣的存在?為什麼明明看似好的、值得大家學習的,卻必須與壞的相呼應,才能成立呢?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懷著這個問題經過許多年,直到上了這門課,我才恍然大悟,並對過去怎麼就想不通這簡單道理的自己,覺得好笑。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一言以蔽之,即是:「缺乏什麼,便會標榜什麼」。也就是說,如果我們的社會並不缺乏上述那些,,那我們還需要如此費力呼籲嗎?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如果我們的社會都將仁義、智慧、孝慈與忠心愛國視為呼吸般,自然而然本該具備的品性、該落實於生活中的行為,是否我們就不必刻意談論?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由這個角度延伸之,當一個政策、一個的行為必須反覆宣導,甚至得動用法律才能產生一定的效果時,那便代表我們的社會依舊缺乏,所以才需要如此。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如同食安,要是每一位業者,都認為給民眾安全無虞的產品是基本、是不需要他人要求也要做到的事,那政府還需要宣導、把關,以及訴諸法律嗎?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答案不言而喻。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📖天下之至柔,馳騁天下之至堅。無有入無間,吾是以之無為是有益。不言之教,無為之益,天下希及之。~第四十三章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這一段話,不僅傳達了環境、氛圍的重要性,更再次傳達關於「無為」,為何是更好的選擇。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不管你有沒有孩子,我想大家或多或少都看過類似的情景,那便是父母要求孩子不要一直滑手機,要將時間利用在看書、在學習之上,才不會白白浪費時間。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聽到這樣的要求,要嘛孩子屈服於父母的權威,心不甘情不願放下手機,要嘛就充耳不聞,置之不理,最壞的情況則是孩子會頂嘴、會反抗,導致雙方爆發衝突。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此時,若你看見如此情況,是否會在心中責怪那名孩子不聽父母的話呢?如果是,那我想請你思考一個問題,便是這麼要求孩子的父母,是否也做到放下手機這件事呢?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這便是不言之教(身教)的重要性,也就是把這個觀念擴大範圍時,環境與氛圍為何如此重要的原因。好比老師以棒球舉例般,如果那個國家不興盛棒球,就算有個孩子有天賦,那麼他也很難走上棒球之路。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而若是一個國家沒有喜歡棒球的球迷,沒有廣大的市場,當然也不會有球星的存在,由此可知,環境與氛圍將會決定我們能成為什麼、擁有什麼。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明白了這一點之後,又要怎麼運用到自己的生活呢?以我為例,當我想要建立閱讀的習慣、持續書寫的行為,以及可以認真上課時,雖然一個人也能做,但若想要更有動力、更有意願堅持的話,那找到適合的社群,將會是很好的方式。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好比我所加入的那些社群,無非是為自己創造好的環境、好的氛圍,讓沉浸其中的我,哪怕偶爾會產生倦怠、產生想放棄的念頭,卻仍然可以再次獲得動力,然後繼續。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接著,你不再需要強迫自己,不再需要刻意為之,你只是順著環境、順著氛圍而行,進而達到「無為」的境地。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//////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謝謝這堂課解開了我多年以來的疑問,並且更加感受到環境與氛圍,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。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期待下一堂課,依然可以獲得滿滿的收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