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更為抽象的一堂課,但在 #紀金慶 老師的講述下,懵懵懂懂的我,終於較能掌握一些概念。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儘管還不是那麼清晰,但仍然聽到一些有感的部分,以下便以幾點作為分享。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📍你相信什麼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生活是一個框架。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活在框架中的我們,有自己的生命歷程、自己的價值觀,並以此形成自己的眼界。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這時,我想請大家思考,你認為什麼是「眼見為憑」呢?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是你看到了什麼,所以才進而相信什麼嗎?如果是,那你和過去的我一樣,也是抱持同樣的想法。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但透過此次的課,我才發現原來「眼見為憑」,不是我們看見什麼,才去相信什麼,而是我們先相信什麼,才會去看見什麼。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這一點,我想可以用「情人眼裡出西施」來解釋,也就是當你欣賞,當你喜歡一個人時,你因為相信他是美的、他是善的、他是一切至高無上的存在。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於是在你眼中的他,無論做出什麼樣的行為,你都認為是好的、是吸引人的,甚至是可愛到足以讓你魂牽夢縈,滿腦子都被他的身影佔據,一想起他,便會忍不住浮現笑容。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然而,他真的是那麼完美無缺的嗎?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還是因為你的意識、你的執念、你對於他的喜愛,投射到他的形象,所以他的每一種樣子,在你眼中,看見的都是喜歡的樣子?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關於這個問題,我想,確實值得我們好好思考。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📍語言與關係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語言會招喚存有,語言是有力量的,語言是人與人之間締結關係,抑或從根本上改變關係,不可或缺的存在。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為什麼這麼說呢?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請你試著想想,當我們以語言和某一個人,定位為「陌生人」時,你會怎麼和他相處?是不理不睬的擦肩而過,還是熱情如火的招呼交談?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當你對某一個人,以語言認定為「朋友」,你會冷若冰霜,彷彿路上交錯的路人般,互不打擾,還是會與他有熱絡的交流與互動?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當你將一個人,以語言確定彼此為「情侶」或「夫妻」時,你們之間的相處,不會是陌生人般劃開距離,不准對方踏進,也不會像朋友一般,完全沒有肢體上的接觸,談著柏拉圖式的戀情。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反過來說,若你是陌生人、是朋友時,就不會做出像是情侶、夫妻般的行為,讓彼此的界線失了分寸。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當然,現代社會的關係有很多種模式,也有人是陌生人、是朋友,純粹享受慾望,而沒有「情侶」、「夫妻」的名,只不過,在這裡我所探討的,是一般情況下,我們習以為常認知的「陌生人」、「朋友」、「情侶」與「夫妻」的分界。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正如我閱讀 三民書局與三民網路書店 出版的《先秦諸子戀愛大師班》一書提到的:「名實問題」。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你如何看待對方,你如何與對方相處,你怎麼拿捏彼此的行為和距離,端看你的語言,如何「正名」彼此的關係,接著,才以那樣的「名」,做出符合的、「真實」的行為。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也就是若為陌生人,你就要做出符合陌生人的行為,以此類推,朋友是,情侶與夫妻當然也是。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而不是沒有情侶、夫妻之名的陌生人或朋友,卻做出情侶與夫妻間,才會有的行為。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※再次提醒,這裡講述的行為,是我們習以為常的認知,不包含其他模式,並且,也不評論那樣的方式,是否適合,對我來說,只要彼此說好、彼此接受,就沒問題。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由此可知,我們會因為語言如何定位、如何描述一個對象是為何,而有了相應的行為,以及相處方式。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📍情境與情感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你聽過最好的音樂是什麼?你吃過最好吃的餐食是什麼?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你去過最好玩的地方是哪裡?你認為最好的說服,又是用什麼樣的方式?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以上這些問題,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,但你有沒有發現,你聽過最好聽的音樂,可能不僅是音樂本身,而是當下的氛圍,或是你是否喜歡這個歌手、這個團體。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像是聆聽演唱會,像是你喜歡的男團、女團、樂團或歌手,像是與你一起追星的那個人,交織出獨一無二、無可取代的記憶。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如同有時候,我們會覺得某些歌、某些音樂特別好聽,特別吸引人,是因為構成聆聽的當下,那氛圍、那陪在你身邊的人、那讓你真心喜歡、真心支持的歌手和團體,帶給你除了音樂、還有超越音樂的感受,才讓你覺得那首歌、那音樂特別好聽。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同理可證,你吃過最好的餐食,去過最好玩的地方,也許不會是五星級,也不是需要花費很多錢,跋涉到千里之外的地方,而是就算一碗牛肉麵、一個離家不遠的地方,也會因為同行者的不同,而有了特別的意義。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至於說服呢?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透過老師的舉例,則可以知道,最好的說服不是強爭硬辯,不是塞給對方一堆話語,或是利用權威壓過對方,而是藉由設下鉤子、藉由引導、藉由空白的方式,讓對方自行腦補,進而認同你的論述。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換句話說,就是不要強求,不要刻意為之,而是順著對方的話、對方的觀點與說法,「無為」而述,讓對方自動靠近,甚至成為你想要的結果。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由此來看相當抽象的:「大方無隅,大器晚成,大音希聲,大象無形」,便可以明白,其中的道理絕非老掉牙,而是依舊能觀照現代的生活。
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
以上,便是我對於這堂課感想,也期待下一堂課能夠得到更多啟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