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包含推薦文,終於讀完這一本書,在那四、五天的時間內。
在閱讀這本書之前,自己雖然偶爾會書寫、會創作,但其實並不是很認真,也不是很嚴謹地看待這件事,尤其是,自己的寫作習慣一直以來,都是依賴著不知何時才會降臨時的靈感時,結果便是每隔一段時間,自己才會再次書寫。
此外,這也是自己所看的第一本有關寫作的書,若是以前的我,決不會料想到自己也會有看這樣的書的一天。
只因以前的我,總認為要書寫、要創作,除了大量閱讀,以及靈感願意抬起尊貴的身子,抬起腳步施捨式的造訪外,別無他法,於是,若沒有想法、沒有思緒,就只能閱讀、一再閱讀,直到靈感翩然降臨。
然而,在朋友提醒若想要寫作,不能只靠虛無飄渺的靈感,而是依賴更多的閱讀、更多的思考,加上每日實際行動的書寫,以及在網路上看到歐陽立中老師,對於這本書的推薦下,終於拿起人生第一本有關寫作的書籍來閱讀。
說來慚愧,雖然沒有讀過寫作的相關書籍,可自己對於這類書籍卻有個根深蒂固的偏見,就是無論是哪位作者寫下這類的書,其內容大概都會與教技巧、教心法、教如何吸引讀者目光……等,拖不了關係。
直到我閱讀這本書,直到我隨著一個又一個章節,所寫下的問題、所整理的答案,以及咀嚼、消化後產出的心得,才發現這本書最特別的地方,便起比起教導如何寫作,反倒是像是種心靈成長的勵志書。
從剖析(以下皆是我為每個章節,設定的問題)人為何要寫作?寫作為何是高品質社交的利器?如何以寫作行銷自己?如何讓筆與紙成為利刃及戰袍?以集中於談到寫作技巧的如何以寫作打造個人品牌?
由淺至深,分析各種利弊得失,並且一再地鼓勵、一再地灌輸、一再地告訴你拋下認為自己不會寫作的觀念、憂慮和無限綿延、膨脹至看不見盡頭的恐懼,放下想要一蹴可幾的想法,也放下一定要有文采,能寫出文學性含量高的文章,才是寫作的想法。
一層接著一層,層層遞進,使你在閱讀過程中,不僅僅漸漸放下那些困住自己的囚牢,還產生了想要嘗試,想要以自己的紙筆、自己的電腦,產出屬於自己一篇文章的想法,更進一步地說,是不只停留於想法,而是想要實際行動的寫作。
不至於像少年漫畫般,總變成一股腦兒的熱血沸騰,可有躍躍欲試的心情,卻是千真萬確,難以欺騙自己的。
更重要的是,這本書很誠實,很坦誠地告訴你讀完這本書,你不會馬上變成一個很厲害的寫作者,也不會成為一發表文章就獲得大量讚賞、大量轉發,接著,各種合作機會便如雪片般飛來,收穫神奇效果的人。
作者只告訴你,不管你對於寫作的想像如何,以及後續的生活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,都不是重點,重點是唯有開始寫,才能獲得改變的機會,獲得打開往更美好生活的大門。
這一切的一切,端看讀完這本書的你,會採取什麼樣的行動,是開始寫作,還是過著一如往常的生活,都取決你自己。
當然,沒有誰可以保證做了會很不一樣,但能確定的是,如果什麼都不做,就絕對不會不一樣,換句話說,選擇權終究在自己手上,而這本書只是一顆火種,能不能燃燒成絢爛的煙火,仍是由自己的意識決定。
正因如此,書只是一個契機、一把鑰匙,要不要相信、要不要嘗試、要不要努力這件事的決定權,終歸還是握在自己的手上,不是嗎?
最後,正如閱讀人– –鄭俊德老師說的,要熟悉一個領域最好能讀到30本書般,把這本書做為起點,不敢說自己一定能讀到30本,但有關寫作的書,能多讀一本就是一本,盡量累積的想法。
我想,這將是這本書之後,自己滿想挑戰的一個目標。